金秋时节,山东国兴重工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焊花闪烁,机器轰鸣,一批批即将发往海外的工程机械轮辋正在加紧生产。“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份,4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公司总经理马明的话语中透着忙碌的喜悦。
这家走过58年风雨的本土企业,如今已跻身国内工程机械钢圈领域前列,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蒙阴县高端工程装备产业链上重要一环。
国兴重工的发展态势,是蒙阴县产业链建设成效的生动诠释。今年以来,蒙阴县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和高端工程用车两大标志性产业链,创新推行“1+3+N”链式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以精准服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产业发展,机制先行。蒙阴县构建的“1+3+N”工作体系,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即是链长领航。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两条产业链的“链长”,高位协调,统筹推进。“3”则是分层推进,两名县级领导担任副链长,抓日常落实;新成立的县委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专门负责政策研究和项目推进;每条产业链明确一个牵头部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N”是多方联动。各职能部门围绕运行监测、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这套机制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现在遇到问题,很快就能找到对口部门协调解决。”马明说。
目标明确,方能行稳致远。蒙阴县坚持挂图作战,推动产业链发展跑出“加速度”。
立足产业基础,蒙阴县分别制定两大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高端工程装备方面,深耕工程机械、钻机、物流装备三大领域,产业链瞄准“三年奋进提质,五年确保百亿”目标;新能源商用车方面,朝着“三年过百亿,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奋进。该县精心绘制产业链“三图六表”,动态更新产业布局、企业情况、项目进度等信息,实现“一图在手、产业全知”,为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为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该县还建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立了产业链数据定期分析研判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今年1至8月,两条产业链上38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85.54亿元,同比增长12.1%,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蒙阴县临工智能制造产业园,临工重托的整机装备带着产自蒙阴的一众配套产品销往全球;飞达钻机的水井钻机在全国销量领先,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形成了完整的钻机产业链,创新驱动的成效正在显现。
蒙阴县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链在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科技赋能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发展态势。
在项目招引上,蒙阴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8月份以来,围绕两条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活动14次,跟进重点招引项目22个。这些项目如同活水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在要素保障上,蒙阴着力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1至8月份,累计为链上企业争取各类资金支持1.34亿元。这些资金如同及时雨,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我们将继续支持骨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以项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目集聚为抓手打造新增长点,持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起今后的发展,蒙阴县委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成刚信心满满。
秋风送爽,产业兴县正当时。从智能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到产业园内的整装待发,从技术研发的攻坚克难到国际市场的开疆拓土,蒙阴县正以“链”为笔,描绘一幅产业兴、县域强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