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多功能全自动钻机pdf—PG电子 - 中国电子游戏官网
您好,欢迎进入pg电子官方网站!

咨询服务热线

400-777-0305s

多功能全自动钻机pdf

发布时间:2025-04-23 00:34人气: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包括控制系统和折叠升降机构,折叠升降机构上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直线进给装置,直线进给装置设有自动推进机构,自动推进机构的安装座和动力弹簧套设在丝杆上,动力弹簧位于丝杆螺母与安装座之间,该安装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台钻孔机构,丝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丝杆螺母通过动力弹簧带动钻孔机构前、后移动;自动推进机构用于检测动力弹簧压缩量,若动力弹簧压缩到预设停止位置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动作,通过动力弹簧的弹力带动钻孔机构向前移动;若动力弹簧回弹到预设启动位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454240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2.02 (21)申请号 1.7 E21B 15/04 (2006.01) E21B 44/02 (2006.01) (22)申请日 2020.09.08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73)专利权人 重庆涂渝工贸有限公司 地址 400041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126号 1-5-4号 (72)发明人 庞有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40 代理人 谢静 (51)Int.Cl. E21B 7/02 (2006.01) E21B 3/02 (2006.01) E21B 19/086 (2006.01) E21B 19/089 (2006.01) E21B 15/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7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功能全自动钻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包 括控制系统和折叠升降机构,折叠升降机构上设 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直线进给装置,直线进给 装置设有自动推进机构,自动推进机构的安装座 和动力弹簧套设在丝杆上,动力弹簧位于丝杆螺 母与安装座之间,该安装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台钻 孔机构,丝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丝杆螺母通过动 力弹簧带动钻孔机构前、后移动;自动推进机构 用于检测动力弹簧压缩量,若动力弹簧压缩到预 设停止位置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丝杆驱 动机构停止动作,通过动力弹簧的弹力带动钻孔 机构向前移动;若动力弹簧回弹到预设启动位置 U 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启动 0 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广泛,钻孔更精 4 2 4 确。 5 4 2 1 2 N C CN 212454240 U 权利要求书 1/2页 1.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行走机构上设 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折叠升降机构,所述折叠升降机构的自由端上设有至少两根用于 调节钻孔位置的转轴,各转轴上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各转轴上 均安装有一直线进给装置,所述直线进给装置包括丝杆、丝杆螺母、丝杆驱动机构及自动推 进机构,自动推进机构包括安装座、动力弹簧和感应装置,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动力弹簧均套 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螺母和所述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动力弹簧位 于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台钻孔机构,所述丝杆驱 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螺母挤压所述动力弹簧及通过所述动力弹簧带动所述钻孔机构 前、后移动;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和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推进机 构用于通过所述感应装置监测所述动力弹簧压缩量,若所述动力弹簧压缩量达到预设停止 位置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动作,通过所述动力弹 簧的弹力带动所述钻孔机构向前移动;若所述动力弹簧回弹到预设启动位置时向控制系统 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启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通断开关和 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通断开 关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联动杆用于当动力弹簧压缩量达到预设启、停位置时,与所述 通断开关接触,启动或关断所述通断开关;所述通断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通断开 关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通断开关的信号,并根据所 述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进给装置上还设有用 于控制钻孔深度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一限位杆,所 述第一限位杆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通过第二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 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限 位开关的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的钻头的轴线与 所述转轴的中线任一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直线 进给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半径驱动机构,各半径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 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半径驱动机构动作,所述至少两个半径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直线 进给装置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直线进给装置 之间还设有同步伸缩杆,所述同步伸缩杆上设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用于锁紧所述同 步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抵紧钻孔顶部的伸 缩式稳定装置,所述伸缩式稳定装置包括顶盘和顶盘驱动机构,所述顶盘驱动机构安装在 所述折叠升降机构上,所述顶盘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顶 盘驱动机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还 设有用于抵紧工作面的伸缩式支撑架,所述伸缩式支撑架包括支架驱动机构、至少两根支 2 2 CN 212454240 U 权利要求书 2/2页 撑杆和横梁,所述各支撑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支架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在所 述折叠升降机构上,所述支架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与所述横梁相连,所述支架驱动机构与控 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支架驱动机构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 折叠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升降板、升降驱动机 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折 叠臂相连;所述第一折叠臂上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臂的滑槽上,所述 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机构动作,所述升降驱动 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沿所述第一折叠臂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固定端铰接在所 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折叠臂相连,所述第二折叠臂的两侧通过第 一滑套分别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液 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经所述液压系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缸、第 二液压缸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臂由第一伸缩 筒和第二伸缩筒构成,所述第一伸缩筒与第二伸缩筒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 与所述第一伸缩筒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筒上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 所述第二伸缩筒相连,所述第三液压缸经所述液压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 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液压缸动作,所述第三液压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筒沿第一伸缩筒 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伸缩筒上设置滑槽,所述第二伸缩筒与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 3 3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1/8页 多功能全自动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地铁隧道等地下空间的施工量越来越大,目前 的施工工艺还较为落后,一般隧道工程以及开挖工程在掘进过程中,以往采用爆破的形式, 既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结构,爆破后安全隐患很大,且不环保,施工震动影响比较广,因此采 用钻机进行掘进,但是现有的钻机存在以下问题: [0003] 1)人工型钻机钻进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巨大。 [0004] 2)普通型钻机在操作过程中无法对操作角度进行调节,无法满足全方位打孔的需 求,所钻的孔不能交叉钻形成临空面。在钻孔过程中,马达的高速运转,使整个钻机发生震 动而出现偏移,容易造成钻机头跑偏而无法进行定位打孔,及导致钻头损坏的情况。并且由 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大多地面不平整,从而导致钻机不能在地面上保持平稳,进而影响对 打孔位置的定位。 [0005] 3)旋转滚动型钻机只能针对较松散的岩石,坚硬类似于花岗岩就铣不动。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效率 高的多功能全自动钻机。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包括行走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底盘,所 述底盘上设有折叠升降机构,所述折叠升降机构的自由端上设有至少两根用于调节钻孔位 置的转轴,各转轴上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各转轴上均安装有一 直线进给装置,所述直线进给装置包括丝杆、丝杆螺母、丝杆驱动机构及自动推进机构,自 动推进机构包括安装座、动力弹簧和感应装置,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动力弹簧均套设在所述 丝杆上,所述丝杆螺母和所述动力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动力弹簧位于所述丝 杆螺母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台钻孔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用 于驱动所述丝杆螺母挤压所述动力弹簧及通过所述动力弹簧带动所述钻孔机构前、后移 动;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和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自动推进机构用于 通过所述感应装置监测所述动力弹簧压缩量,若所述动力弹簧压缩量达到预设停止位置时 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动作,通过所述动力弹簧的弹 力带动所述钻孔机构向前移动;若所述动力弹簧回弹到预设启动位置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 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启动动作。 [0009]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通断开关和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 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通断开关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联动杆用于当动力 弹簧压缩量达到预设启、停位置时,与所述通断开关接触,启动或关断所述通断开关;所述 4 4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2/8页 通断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通断开关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所述控制系 统用于接收所述通断开关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 作。 [0010] 所述直线进给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钻孔深度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 置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 一限位杆通过第二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 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限位开关的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 止动作。 [0011] 所述钻孔机构的钻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中线] 所述转轴与所述直线进给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半径驱动机构,各半径驱动机构 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半径驱动机构动作,所述至少两个半 径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直线进给装置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 [0013] 所述转轴与所述直线进给装置之间还设有同步伸缩杆,所述同步伸缩杆上设有锁 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用于锁紧所述同步伸缩杆。 [0014] 还包括用于抵紧钻孔顶部的伸缩式稳定装置,所述伸缩式稳定装置包括顶盘和顶 盘驱动机构,所述顶盘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折叠升降机构上,所述顶盘驱动机构与所述控 制系统相连,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顶盘驱动机构动作。 [0015] 所述折叠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抵紧工作面的伸缩式支撑架,所述伸缩式 支撑架包括支架驱动机构、至少两根支撑杆和横梁,所述各支撑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上, 所述支架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折叠升降机构上,所述支架驱动机构的工作端与所 述横梁相连,所述支架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支架驱动机 构动作。 [0016] 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折叠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折叠臂、 第二折叠臂、升降板、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 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折叠臂相连;所述第一折叠臂上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设置 在所述第一折叠臂的滑槽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升降驱动机构动作,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沿所述第一折叠臂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固定端铰接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折叠臂相 连,所述第二折叠臂的两侧通过第一滑套分别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 压缸分别与液压系统相连,所述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经所述液压 系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动作。 [0017] 所述第一折叠臂由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构成,所述第一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伸缩筒与第二伸缩筒 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伸缩筒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筒上设有第三 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筒相连,所述第三液压缸经所述液压系 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液压缸动作,所述第三液压缸用 于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筒沿第一伸缩筒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伸缩筒上设置滑槽,所述第二伸 缩筒与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 [0018]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折叠升降机构不仅可以调整钻孔机构的高度,而且 5 5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3/8页 折叠后减小了整个钻机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转轴上安装直线进给装置,该直线进给装置 通过安装座安装有至少一台钻孔机构,通过各转轴带动直线进给装置上的钻孔机构旋转, 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调节钻孔机构的角度,满足了全方位打孔的需求,且实现了交叉打孔,从 而便于形成临空面。该直线进给装置在当钻孔机构的钻头遇到阻力时,丝杆螺母压缩动力 弹簧,感应装置检测动力弹簧的压缩量,若达到预设停止位置,通过控制系统停止丝杆驱动 机构,利用动力弹簧的弹力带动钻孔机构前进。若达到预设启动位置通过控制系统启动丝 杆驱动机构。通过自动推进机构对直线进给装置的丝杆驱动机构进行启停控制,可以针对 不同材质的岩石进行自动掘进,保护了钻孔机构的钻头,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 备成本。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能全方位钻进的弊端,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成本,降 低安全了隐患,既环保又提高工作效率。且适用于各种非开挖工程及隧道工程中的圆形、拱 形、方形等各种异形形状工作面进行钻采。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具体实施例1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3] 图4为图2中直线进给装置上设置第一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具体实施例1中半径驱动机构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0026] 图7为5中伸缩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具体实施例1安装两个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为行走机构、2为钻孔机构、2-1为钻头驱动电机、2-2为减速器、2-3为钻头、 3为液压系统、4为控制系统、5为底盘、6为伸缩式稳定脚、7为折叠升降机构、7-1为第一液压 缸、7-2为第二液压缸、7-3为第一折叠臂、7-3-1为第一伸缩筒、7-3-2为第二伸缩筒、7-4为 第二折叠臂、7-5为升降板、7-6为升降驱动机构、8为支撑台、9为转轴、10为旋转驱动机构、 10-1为第二回转支承、10-2为第二液压马达、11为直线为支架、12为自动推进机构、12-1为通断开关、12-2为联动杆、12-3 为动力弹簧、12-4为安装座、13为第一限位装置、13-1为第一限位开关、13-2为第一限位杆、 14为第二限位装置、14-1为挡块、14-2为限位块、15为第三限位装置、16为伸缩式支撑架、 16-1为支架驱动机构、16-2为支撑杆、16-3为横梁、16-4为螺栓、17为伸缩式稳定装置、18为 半径驱动机构、19为同步伸缩杆、19-1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具体实施例1 [0032]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全自动钻机,包括行走机构1、至少两台钻孔机构 2、液压系统3和控制系统4,所述行走机构1为车载自走机构或履带自走机构,本具体实施例 中:所述行走机构1为履带自走机构,保证钻机能够适用各种工作环境。所述行走机构1上设 6 6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4/8页 有底盘5,底盘5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1上,底盘5的下端均设有伸缩式稳定脚6,当钻机在行 走时可以收紧稳定脚,所述伸缩式稳定脚6采用第七液压缸,所述第七液压缸与液压系统3 相连。所述底盘5上设有折叠升降机构7和支撑台8,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升降机构7包 括第一液压缸7-1、第二液压缸7-2、第一折叠臂7-3、第二折叠臂7-4、升降板7-5、升降驱动 机构7-6,所述第一折叠臂7-3和第二折叠臂7-4的中部均设有的连接支耳,所述第一液压缸 7-1倾斜设置在所述底盘5上,所述第一液压缸7-1的固定端通过交接座铰接在所述底盘5 上,所述第一液压缸7-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折叠臂7-3的连接支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折 叠臂7-3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滑齿,所述升降板7-5设置在所述滑槽上,所 述升降驱动机构7-6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动作,所述升降驱动机构 7-6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7-5沿所述第一折叠臂7-3的滑槽上下滑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 升降驱动机构7-6包括第一液压马达、第一回转支承、支撑座和传动轴,所述第一回转支承 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7-5上,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传动轴的 上端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内圈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滑 槽的滑齿相啮合,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一回转支承的外圈相啮合,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 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马达动作,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 一回转支承带动所述升降板7-5沿第一折叠臂7-3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液压缸7-2的固定端 通过交接座铰接在所述升降板7-5上,所述第二液压缸7-2的活塞杆与第二折叠臂7-4的连 接支耳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7-1和第二液压缸7-2分别与液压系统3相连,控制系统4经液 压系统3控制第一液压缸7-1和第二液压缸7-2动作,从而实现第一折叠臂7-3和第二折叠臂 7-4的收折或伸展。该折叠升降机构7的结构简单,通过两个液压缸实现两个折叠臂的收折, 并且第二液压缸7-2设置在升降板7-5上,通过调节升降板的位置还可以调节第二折叠臂7- 4的高度,扩大了钻孔机构2的高度可调范围。第一折叠臂7-3收折后呈倾斜状态,所述支撑 台8的上端面为倾斜面,用于支撑收折时的折叠升降机构7,通过支撑台8防止了折叠升降机 构7在行进过程中晃动。 [0033] 所述折叠升降机构7的自由端设有至少两根用于调节钻孔位置的转轴9,本实施例 中,所述折叠升降机构7的自由端设有两根用于调节钻孔位置的转轴9,折叠升降机构7的自 由端位于第二折叠臂7-4,该第二折叠臂7-4横向设置,所述第二折叠臂7-4的两侧通过第一 滑套分别与两转轴9相连,且两转轴9分别与第二折叠臂7-4相垂直,形成H型结构。各转轴9 上均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10,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0包括第二回转支 承10-1和第二液压马达10-2,所述第二回转支承10-1套设在转轴9的端部,所述转轴9上设 有与所述第二回转支承10-1内齿圈相啮合的转齿,所述第二液压马达10-2与第二回转支承 10-1的外齿圈相啮合,所述第二液压马达10-2与液压系统3相连,第二液压马达10-2用于驱 动所述第二回转支承10-1及转轴9转动。 [0034] 两根转轴9上均安装有直线、导轨11-3及丝杆驱动机构,该丝杆11-1为滚珠丝杆,所述丝杆11-1和 导轨11-3平行安装在所述支架11-4上,直线、动力弹簧12-3和感应装置,所述安装座12-4至少设有前后两 块挡板。所述安装座12-4和动力弹簧12-3均套设在所述丝杆11-1上,所述丝杆螺母11-2和 动力弹簧12-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4内,且动力弹簧12-3位于所述丝杆螺母11-2与所述安 7 7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5/8页 装座12-4之间,所述安装座12-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轨11-3滑动配合的导块,所述丝杆驱 动机构与丝杆11-1的一端相连,所述丝杆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4连接,所述丝杆驱动机构用 于驱动所述丝杆螺母11-2挤压所述动力弹簧12-3及通过所述动力弹簧12-3带动所述安装 座12-4前、后移动。本具体实施例中,该丝杆驱动机构采用第三液压马达,第三液压马达与 液压系统连接,控制系统4通过液压系统3控制第三液压马达动作。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系 统相连,所述自动推进机构12用于通过感应装置检测所述动力弹簧12-3压缩量,若所述动 力弹簧压缩量达到预设停止位置时向控制系统4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系统4控制丝杆驱动机 构停止动作,通过所述动力弹簧12-3的弹力带动所述钻孔机构向前移动;若所述动力弹簧 12-3回弹到预设启动位置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启动动 作。 [0035] 感应装置包括通断开关12-1和联动杆12-2,所述联动杆12-2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 11-2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12-2另一端伸出安装座12-4,所述通断开关12-1设置在所述安 装座12-4的一外侧壁上。所述通断开关12-1为常开常闭开关,所述常开常闭开关上设有接 触器,所述接触器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触头构成,联动杆12-2与所述接触器的任一触头接触, 启动或关断常开常闭开关,本具体实施例中:该常开常闭开关采用CWLCA32-42/M双回路型 限动开关。当所述钻孔机构遇到阻力时所述丝杆螺母压缩所述动力弹簧12-3,联动杆随丝 杆螺母一同移动。所述联动杆12-2用于当动力弹簧12-3压缩量达到预设停止位置,联动杆 12-2与通断开关12-1的一触头接触,启动所述通断开关;当动力弹簧12-3回弹到预设启动 位置,联动杆12-2与通断开关12-1的另一触头接触,关断所述通断开关;所述通断开关12-1 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接,所述通断开关12-1用于向控制系统4发出信号。所述控制系统4用于 接收所述通断开关12-1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作。 所述感应装置还可以替换为两个传感器,所述两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两传感 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弹簧伸缩量到预设启、停位置时,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或停止所述丝杆 驱动机构。 [0036] 所述安装座12-4上设有至少一台钻孔机构2,钻孔机构2采用水磨钻孔机构,该水 磨钻孔机构包括钻头驱动电机2-1、减速器2-2和钻头2-3,该钻头2-3采用钻筒,钻头驱动电 机2-1与控制系统4相连。本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座12-4上安装有两台钻孔机构2,两台钻孔 机构2分别位于安装座12-4的上下两侧。所述两钻孔机构2通过所述安装座12-4安装在直线上,一个直线带动两台钻孔机构同时动作,提高了钻孔效率。 [0037] 所述转轴9与所述直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半径驱动机构18,所述半径 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半径驱动机构18一端固定安装在转轴9上,另一 端固定安装在直线可以采用气缸和液压 缸,各半径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半径驱动机构动 作,所述至少两根半径驱动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直线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和夹 角。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轴9与所述直线之间设有两个半径驱动机构18,两 个半径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所述半径驱动机构18采用第六液压缸,第 六液压缸与所述液压系统相连。所述直线与所述转轴之间的距离即调节该钻孔 机构钻孔的半径范围,从而满足不同大小直径的钻孔隧道。该夹角即通过调整转轴前后两 端的半径驱动机构的不同驱动力,使直线呈倾斜设置,从而使钻孔机构2的钻头 8 8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6/8页 的轴线的中线相交形成夹角。该夹角使得钻头呈倾斜设置,在直线 驱动下,钻头可加工出倾斜角度的钻孔,以便钻孔机构不断向前深挖。 [0038] 进一步地,直线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钻孔深度的第一限位装置13,所述 第一限位装置13设置在安装座12-4上,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3包括第一限位开关13-1和第一 限位杆13-2,所述第一限位杆13-2通过第二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4上,所述第一 限位杆13-2沿所述丝杆1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3-1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 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限位开关的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 止动作。当第一限位开关13-1和第一限位杆13-2相接触启动第一限位装置13,第一限位开 关13-1发出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开关13-1为行程开关,通过该第一限位装置能够保 证各钻孔的深度相同,确保了整个钻取断面的平整度。 [0039] 进一步,所述直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钻孔机构2的第 二限位装置14和第三限位装置15。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4包括挡块14-1、限位块14-2和第二 限位开关,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4-1设置在直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3的第一限位杆13-2上。由于限位块14-2固定设置 在所述第一限位杆13-2上,可以利用第一限位装置的第一限位开关13-1,故第二限位开关 在此省略。当所述限位块14-2接触到挡块14-1时,限位块14-2和所述第一限位杆13-2停止 运动,第一限位开关13-1随安装座12-4继续前移,所述第一限位杆13-2与第一限位开关13- 1接触启动第二限位装置,控制系统4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动作,防止了钻孔机构继续向 前移动,保护了钻孔机构,且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利用一个限位开关实现限位控 制,减少了限位开关的设置,降低了成本。 [0040] 所述第三限位装置15包括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开关设置在直线后端,所述第三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三限位装置15用于通 过第三限位开关与安装座12-4相接触启动第三限位装置,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接收的第 三限位开关的信号,控制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作。防止了安装座上的钻孔机构 继续后退,保护了钻孔机构。并且本结构利用安装座12-4与第三限位开关接触,省略了限位 块的设置,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0041]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升降机构7的自由端还设有用于抵紧工作面的伸缩式支撑架 16,所述伸缩式支撑架16包括支架驱动机构16-1、两根支撑杆16-2和用于连接两支撑杆的 横梁16-3,所述两支撑杆16-2上分别设有第一条形调节孔,所述横梁16-3的两侧均设有第 二条形调节孔,所述两支撑杆16-2分别通过螺栓16-4与所述第一条形调节孔和第二条形调 节孔相配合铰接在所述横梁16-3的两端。所述支架驱动机构16-1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折叠 升降机构7的第二折叠臂7-4上,所述支架驱动机构16-1的工作端与所述横梁16-3固定相 连,支架驱动机构16-1与控制系统4相连,通过控制系统4驱动所述支架驱动机构16-1动作。 该支架驱动机构16-1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本具体实施例中,支架驱动机构16-1采用第 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控制系统经液压系统控制第四液压缸动作。该伸缩 式支撑架16抵紧工作面,防止了钻孔机构在打孔时整个钻机晃动,使整个钻机更定,同时避 免了钻孔机构的钻头偏移设定位置,提高了钻孔精度。两根支撑杆16-2通过第一条形调节 孔和第二条形调节孔铰接在横梁16-3上,当遇到不平整的工作面时,可以调节两根支撑杆 16-2的长短,保证两支撑杆16-2均能抵压在不平整工作面。所述两支撑杆16-2上套设有防 9 9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7/8页 滑胶头,通过防滑胶头可以防止支撑杆16-2与工作面接触时打滑。进一步地,所述转轴9为 中空结构,所述伸缩式支撑架16的两支撑杆16-2设置在所述转轴9的中空结构内,减小整个 钻机的占用空间,且便于运输。 [0042]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抵紧钻孔顶部的伸缩式稳定装置17,所述伸缩式稳定装置 17包括顶盘和顶盘驱动机构,顶盘安装在顶盘驱动机构上,所述顶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 折叠升降机构上,顶盘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顶盘驱动机构动作。所 述顶盘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本具体实施例中:顶盘驱动机构采用第五液压缸, 所述折叠升降机构的第一折叠臂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五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叠升降机 构的第一折叠臂中,合理布局,减小钻机的体积。利用该伸缩式稳定装置17顶在隧道顶面, 减小了钻孔机构工作时引起的整个钻机的晃动,从而稳定整个钻机。所述顶盘上设有摩擦 齿,通过摩擦齿增大与隧道顶部的摩擦力,从而使伸缩式稳定装置能够与隧道顶面更好的 接触,稳定整个钻机。 [0043] 液体系统3包括油箱、液压泵、多个电磁阀和冷却器,冷却器用于冷却液压油,液压 系统中的液压油在回流回油箱之前要先经过冷却器进行散热,以防止液压油油温过高而导 致系统瘫痪,保证钻机的正常工作运行。液压系统3的多个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4相 连,控制系统4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和丝 杆驱动机构均采用液压马达,使整个钻机均采用液压控制,减小了电控装置的设置,使控制 系统更简单,而且降低了成本。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45] 首先通过所述折叠升降机构7展开调节两个钻孔机构2的高度,通过各转轴9带动 钻孔机构2旋转调整各钻孔机构2的钻孔位置,然后通过直线的丝杆驱动机构带 动钻孔机构2前进将钻头送至工作位置,最后通过启动钻孔机构2的钻头驱动电机带动钻头 工作。在工作时,利用自动推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进机构,钻孔机构2抵在工作面上,钻孔机构2和安装座12-4停 止移动,丝杆螺母11-2挤压动力弹簧12-3,当丝杆螺母11-2带动联动杆12-2运动到预设停 止位置,联动杆12-2与通断开关12-1接触,启动通断开关12-1,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4, 控制系统4通过液压系统3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动作。通过所述动力弹簧12-3的弹力用于 带动所述钻孔机构向前移动。当动力弹簧12-3回弹带动丝杆螺母11-2和联动杆12-2回移到 预设启动位置时,关闭通断开关12-1,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4通过液压系统3 启动丝杆驱动机构,从而带动钻孔机构继续前进。在钻孔机构工作过程中,通过感应装置不 间断检测动力弹簧伸缩量,从而控制丝杆驱动机构启动或停止动作,利用动力弹簧的弹力 实现钻孔机构2的自动推进,保护了钻孔机构2的钻头,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 [0046] 当钻孔机构2掘进到设定深度后,第一限位杆13-2与工作面接触,停止运动;而丝 杆驱动机构仍然带动安装座及第一限位开关13-1前移,当所述第一限位杆13-2与所述第一 限位开关13-1接触后,启动第一限位装置,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第一限位开关信号控制所 述丝杆驱动机构停止前进,并调整丝杆驱动机构带动钻孔机构退回到一定位置后停止,直 至转轴9转动调整好钻孔机构的下一位置后,控制系统4再重新启动丝杆驱动机构和钻孔机 构2。 [0047] 具体实施例2: [0048]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特征是:所述第一折叠臂7-3由第一伸缩筒7-3-1和第二 10 10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 8/8页 伸缩筒7-3-2构成,第一伸缩筒7-3-1和第二伸缩筒7-3-2为方形筒,所述第一伸缩筒7-3-1 与第二伸缩筒7-3-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液压缸7-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伸缩筒相连,所述 第一伸缩筒7-3-1上设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伸缩筒7-3-2相 连,第三液压缸与液压系统相连,控制系统4经液压系统控制第三液压缸动作,所述第三液 压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伸缩筒7-3-2沿第一伸缩筒7-3-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伸缩筒7-3-2 上设置滑槽,所述第二伸缩筒7-3-2与所述升降板7-5滑动配合。第一折叠臂7-3采用滑动配 合的第一伸缩筒7-3-1和第二伸缩筒7-3-2,延长了第一折叠臂7-3的长度,使折叠升降机构 7能够进一步调节钻孔机构2的高度,扩大了钻机的使用范围。其它结构与具体实施例1相 同,故本实施例在此省略。 [0049] 具体实施例3: [0050] 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特征是:所述转轴7与直线之间还设有同步 伸缩杆19,所述同步伸缩杆19包括套筒和内螺杆所述套筒呈长方形,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 所述转轴上,内螺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内螺杆的另一端与直线的支架 相连,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焊机固定有一螺母。同步伸缩杆19上设有用 于锁紧所述同步伸缩杆19内螺杆的锁紧螺杆,该锁紧螺杆上设有把手19-1,所述锁紧螺杆 与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锁紧螺杆经所述螺母插入套筒内抵紧所述内螺杆。同步伸缩杆的 数量与半径驱动机构的数量对应,且同步伸缩杆设置在半径驱动机构的下方,同步伸缩杆 与半径驱动机构同步伸缩,通过同步伸缩杆增强了转轴与直线的稳定性。其它 结构与具体实施例1或具体实施例2相同,故本实施例在此省略。 11 11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1/7页 图1 12 12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2/7页 图2 13 13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3/7页 图3 图4 14 14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4/7页 图5 15 15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5/7页 图6 图7 16 16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6/7页 图8 图9 17 17 CN 212454240 U 说明书附图 7/7页 图10 18 18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原名专利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8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主办。长期以来, 知识产权出版社非常重视专利数据资源的建设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已经收藏了数以亿计的中外专利数据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冲刺卷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 联系方式
  • 传 真:0571-87136301
  • 手 机:15605893320
  • 电 话:400-777-0305
  •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136号1006室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777-0305

  •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3-2023 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浙ICP备15016116号">浙ICP备15016116号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400-77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