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回顾作为水力发电、防洪、供水之用的美国大坝的现状和主要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在建大坝的建设,已建大坝的修复、改造,以及某些大坝的拆除。本文归纳了当前大坝管理工作,包括大坝监测过程中大坝安全维护的实例,阐述了关于拟建大坝的关键问题和趋势。
摘要:中国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现代技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到2003年底已建成和在建的己超过11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31座。本文介绍近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的若干新进展。
摘要:清江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为同类坝型世界之最。对大坝沉陷控制、预防面板产生严重裂缝、避免发生渗透破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此,对大坝构造、筑坝材料和地基处理作了深入的研究。
摘要:洪家渡水电站位于中国贵州省乌江干流北源,是乌江梯级的龙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首批开工项目之一,工程将于2004年4月下闸,7月首台机发电。枢纽由拦河坝和位于左岸的溢洪道、泄洪洞、引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组成。坝址位于高山峡谷岩溶地区,坝高179.50m,是国内外在建高面板堆石坝之一。目前大坝已填筑137m高,填筑650万m^3,并已经受2002年和2003年两个汛期的考验,2004年将经受蓄水考验。在大坝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了等宽连续窄趾板、冲碾压实等多项新技术。本文就洪家渡面板坝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当前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施工的特点,论述了坝体的分区设计和坝体在施工期和水库蓄水期特性,同时,根据几座面板堆石坝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的文献记载,对面板裂缝和异常渗漏的现象进行了评述。根据目前几座高面板堆石坝异常情况的报道,就趾板在坝肩的几何形状和排列问题对趾板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评介。另外,文中对于巴西、墨西哥和中国在面板堆石坝施工中先行修筑上游部分坝体或内部坝体的做法及其对大坝性态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摘要:珊溪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在最大厚度24m的河流冲积层上,利用了天然砂砾石料作为筑坝材料。对坝体分区、坝料选择和基础覆盖层的处理,混凝土面板防裂设计,坝体反向排水设计,坝体变形观测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求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做到工程安全,结构完善,降低造价,便于施工。
摘要:本文介绍公伯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体形优化与大坝坝料分区的体形优化工作。
摘要:本篇论文介绍了新耶撒坝的主要特征.新耶撒高117m,坝顶长500m,上游边坡1:1.5,下游边坡1在一些方面与新国库坝(New Exchequer Dam)相似,文中给出了工程概况和筑坝材料的情况,并重点介绍坝(NewYeSaDam)是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1.6。该坝位于西班牙,目前正在建设中。这座坝即上游坡面与一座已建的坝体在其2/3高处相接。文中给出了工程概况和筑坝材料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去年的一些情况。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沟后水库大坝在原坝址、原坝型修复设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特点。特别是对新坝体、新旧面板、新旧趾板及基础防渗系统的结合进行了论述。
摘要:文章中简要介绍了面板堆石坝工程中渗漏问题的一些实例和渗漏量的数据。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给出了堆石体和面板的允许渗流及比降,以及相关的工程建议。基于稳定性限制条件下的未保护的堆石体中所观测的渗流量达到了0.7-1.0m^3/s/m,通过地基及面板的观测渗流量达到了2000L/s。经过工程修补后,残留的渗流量可以减小为30.400L/s。
摘要: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水科院参加了中国大部分重要的面板堆石坝的数值计算分析工作。伴随着中国面板堆石坝建设的发展,中国水科院在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领域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本文主要介绍中国水科院在面板堆石坝数值计算分析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及有关峡谷地区高面板堆石坝、利用软岩修筑面板堆石坝和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对面板堆石坝数值计算分析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摘要:进行了多组历时长达70天的堆石体三轴流变试验,所有试验数据均表现出良好的规律性。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围压下堆石体流变本构关系,轴向流变和体积流变均可用幂函数表达,最终流变量考虑了应力水平和围压的影响。详细推导了新的本构模型在三维有限元分析中的具体算法和实现步骤。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本构模型基本反映了高围压下堆石体的流变特性,并且可以直接应用到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分析中。
摘要:本文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新疆察汗乌苏砂砾石面板坝混凝土防渗墙的变形,试验中分别模拟了施工期、竣工期及蓄水期的坝体,并采用应变片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对于40m砂卵砾石覆盖层中的防渗墙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同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离心模拟试验可以较好地揭示防渗培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特点,有助于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采用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体主堆石和次堆石分区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分析。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将主次堆石区分界线移到上游侧,坝体应力、变形、面板应力、变形以及接缝的位移并不产生显著的增加,面板坝处于安全状态。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主次堆石分界线偏向上游的优化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摘要:本文结合179.5m高的洪家渡面板堆石坝,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狭窄、不对称河谷地形条件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蓄水运行期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以及面板周边缝的变形特点。同时,还对不同填筑干密度对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谷的地形条件对面板应力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改进碾压施工技术,提高填筑密度,将对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性状的改善,提高坝体的整体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