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论文关于风力发电的论文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的因素摘要: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功率影响因素;功率曲线;发电量一、功率曲线与发电量功率曲线反映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是衡量机组风能转换能力的指标之一,设备验收时功率曲线往往是被重点考核的对象。
其实,评价一种机型功率曲线的好坏不应单纯地只关注那些图表中所给定的“风速—功率”对应值,还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风力机组的功率特性关键取决于叶片的气动特性和机组的控制策略。
众所周知,叶片的气动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优化的结果,受其他条件限制,无法达到所有风速工况下效率均最好的目标。
而机组实际运行的外部条件可能与设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技术措施以实现发电量最大。
一般来讲,失速型机组应根据风频分布调整合适的安装角,使风频最高的风速段出力最好。
因此为了追求发电量优化的目标,实际的功率曲线与理论值会存在一个合理的偏差。
二、风力发电机组实际功率曲线与标准功率曲线的差异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输出功率和同一时刻的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风电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单独设立一套独立的测量系统,对机组的功率数据进行记录,同时测量环境气温、大气压力和风速等环境参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同时根据环境气温、大气压力对实际功率曲线进行修正,观察机组实际功率曲线与标准功率曲线的差异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现场条件和机组数量较大的限制,多利用机组控制系统的测量数据,通过中央监控系统进行记录,这种方式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多数风力机的风速仪位于叶轮的后部,风速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影响,其次机组控制系统没有环境气温、大气压力等环境参数的测量或测量值不准确,需要补充其它辅助装置进行数据的补充。
风能发电论文风力发电论文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风能发电的前景摘要近些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风能发电作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能的发电技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在低碳经济时代零碳排放的风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低碳经济风能发电清洁能源一、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后果日益严重,随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被日益提上日程。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费大量能源和资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需要较大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
我国是世界碳排放大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长。
国务院已提出要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目标的要求,发展改革委也于今年二月承诺将组织编制2005年和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完整、准确性。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与我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
二、风能发电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2009年12月14日,国际风能理事会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风能发电对于实现碳减排的潜力巨大,发达国家当前减排承诺的相当大一部分只靠风能发电就能够实现。
据该理事会测算,到2020年全球风能发电规模将达到2600万亿瓦时,相当于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
应用技术学院风力发电相关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284 学号 2 姓名齐治平2015 年 10 月 21 日论风力发电发展面临的难题随着人类对于电力的要求,风力发电技术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前途。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像“风一样的男子”一样,风力发电也让人既爱又恨,风电的现状和未来,和它这个“不靠谱儿”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1.缺点少时太少,多时太多1500千瓦风机的启动风速是每秒3米,风速到12.5米/秒的时候就满发电量了,到25米/秒的时候就要停机,不然会对机器造成重大破坏。
现在的电网还是需要有全天候运转的火电厂作为“基本保障”,它能给用户提供持续的电能,风力发电是难担此重任的。
某地区每年的等效满发电量小时数为2400个小时,大约占全年总小时数的27%(等效满发电量小时数指的是发电机的总发电量除以满发电量时每小时产生的电量)。
中节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某说,可以把发出的电想象成水,新产生的水源源不断流到用户的池子里,达到平衡。
同样,大风吹来,风力发电机突然发出很多电,超出变电站的容量,就会把机器烧坏。
所以,在风力较大的日子里,如果变电站压力过大,电网方面就会通知风力发电站工作人员“限电”。
风力发电机接到工作人员的关机指令后,会先靠桨叶的变化减慢转速,然后机械刹车。
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风能发电风能(wind energy)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利用洁净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保理念的体现。
洁净能源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这都是可再生取之不尽的能源,特别是风能技术最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发展能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每平方米100瓦,风能总储量约16亿千瓦,其中在地理上和经济上近期讨开发捆用的约为1.6亿千瓦。
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份地区,每年风速在3米/秒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对达6~7米/秒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有关专家根据全国有效风能密度、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以及大于等于3米/秒和6米/秒的全年累积小时数,将我国风能资源划分为如下几个区域;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下面小编整理了风力发电技术论文,欢迎阅读!风力发电技术论文篇一风力发电技术摘要: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匮乏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人们在努力寻找一种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可再生、环保、洁净的绿色能源。
风能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能源,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还是一种洁净、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绿色和平组织和欧洲风能协会2002年提出了《风力2012》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世界风力发电将达到世界电力总需求量的12%,我国电力发展“十一五”发展纲要中也指出,中国的风力发电将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14%。
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力度的不断加大,风力发电的优势和经济性、实用性等优点也必将显现出来。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一、风力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1、国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2012 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10 个国家占世界风电装机的87%。
与2007 年相比,美国保持第1 名,中国超过西班牙从第3 名上升到第2 名,印度超过德国和西班牙从第5名升至第3 名,前3 名的国家合计新增装机容量占全世界的60%。
根据世界风能协会的统计,2012 年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新增约2726 万kW,增长率约为29%。
尽管风电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困难,如电网适应能力、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发展等,但相比于常规能源,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世界各国都对风电发展充满了信心。
2、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我国的风力发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建立了单台容量在10kW以下的小型风力发电场,但其后就处于停滞状态。
新能源论文姓名:顾少鹏B13043531系:电气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题目: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设计摘要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繁荣,风电齿轮箱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倍受国内外风电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但由于国内风电齿轮箱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薄弱,特别是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
因此,急需对兆瓦级风电齿轮箱进行自主开发研究,真正掌握风电齿轮箱设计制造技术,以实现风机国产化目标。
本文设计的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通过方案的选取,齿轮参数计算等对其配套的齿轮箱进行自主设计。
其次,基于Pro/E参数化建模功能,运用渐开线方程及螺旋线生成理论,建立斜齿轮的三维参数化模型。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机齿轮箱,结构设计1.0引言纵观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推动力,当科学技术发展到足够的阶段时,将带来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
正当人们迈向二十一世界时,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促使世界各地各类产业都进入了结构调整时期。
结构调整与重组已使那些最传统、最垄断的行业也发生了人们难以预想到的变化。
从能源、电力产业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迅速的已不再是石油、煤、天然气,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
全世界风力发电容量在1990年的200万KW,2009年一年内全球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就已达到3750万,而截止到2011年3月7日,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有4182.7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风电大国。
风力发电技术论文关于风力发电的论文风力发电技术浅谈摘要:风力发电是目前成本最接近常规电力、发展前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文对我国风力发电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主要叙述了风况预测技术、风力发电储存技术、互补发电系统、风力发电设计制造技术、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指出了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电能储存;互补发电系统;并网1.引言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也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
但是风能的主要应用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实现风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的转换。
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不依赖矿物能源,没有燃料价格风险,发电成本稳定,也没有包括碳排放等环境成本。
2.风况预测技术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是确保电网平衡风电波动,减少备用容量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
利用风况观测数据方法预测风况时,主要是利用线性或非线性风况预测模型来预测。
精度低等问题,所以不能只依靠风来观测,进年来,随着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气象模拟进行预测已经成为现实。
利用气象模拟进行预测风况的技术,目前已被用于风力发电的计划,实施和运用的每一阶段。
这种风况预测方法已经成为风力发电选址及制定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风能发电及风力发电论文1引言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风力资源以其蕴量巨大;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等优势而在各国发展迅速。
虽然风能资源还有密度低,不稳定,地区差异大等缺点,但是仍然不能阻挡它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目前风力发电已成为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前景的新型发电方式之一,而且商品化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已成为新建风电场的主力机型。
由于异步发电机对并网要求低,控制和保护比较简单,并网运行稳定,因此采用异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外商品化的风力发电机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
但异步发电机直接并入电网时,其冲击电流会达到其额定电流的6~8倍,甚至10倍以上,该冲击电流会对电网、叶轮以及发电机本身造成严重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其它联网机组的正常运行。
另外,并网冲击电流也会对电机接触器、主空气开关等开关设备造成较强的冲击。
因此,限制发电机并网时引起的冲击电流成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普遍采用软并网技术,用于限制异步发电机并网时的瞬态冲击电流。
软并网系统运用大功率晶闸管进行限流,在机组电动启动或并网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收到命令情况和相应传感器的信号对并网过程进行控制,并网结束后旁路晶闸管支路短接,并网过程结束。
前人在软并网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探讨了利用何种并网方式能有效的解决并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对发电机和电网的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利用软并网来限制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冲击电流幅值的效果如何以及分析了用晶闸管进行软并网时晶闸管如何控制等问题。
但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另外,软并网装置对晶闸管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目前仍待解决的问题是用何种并网方式可既简单又方便地把并网时的冲击电流限制在允许的限度内,另外,若利用晶闸管进行软并网,怎样才能做到每只晶闸管的特性完全一致以及在并网过程中如何控制晶闸管才能更好地达到限制冲击电流的目的。
有关风力发电的论文风力发电技术论文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综述[摘要]:文章描述了风能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和主流技术,论述了风力发电的动因及其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中的意义与作用,并对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风力;新能源;电机组;制;调节1. 引言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的、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我国的风能资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源十分丰富,而且在风力发电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但是发展步伐较先进国家缓慢。
目前,我国的并网型风机主要由国外厂家提供,大型风机也依赖进口或者与外商合作生产。
不过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开发的逐步重视,随着兆瓦级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和成功应用推广,中国必将成为世界风电发展最令人瞩目的国家之一。
2. 风能利用的历史和现状人类对风力的利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到了近代,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以及原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对风力的利用渐渐削弱,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能源危机、能源供应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驱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重新重视风力的开发利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风电装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风电比重也增加了4倍多[2]。
与此同时,风力发电成本在过去二十年里有了大幅度下降,达到了可以和化石能源相竞争的水平[2]。
风力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新动力源。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风能作为新能源中最具工业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就格外引人瞩目。
4. 风力发电的基本特点4.1 风能的随机性大风速是随机和不可控的,从而造成通过风机叶片传递给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也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
4.2 风能密度低由于空气的密度低,风轮的直径要做得很大,风轮装置庞大。
风力发电机论文风力发电机设计论文基于MMA7260QT的风力发电机振动在线监测系统摘要本文设计一种风力发电机振动在线监测系统,介绍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关键词 MMA7260QT;振动;窗函数;信号采集;FIR数字滤波器0 引言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风能通过叶轮带动主轴、增速箱、发电机组转换成电能。
发电机组的状态监测和故障预测、诊断是目前风力发电机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的主要手段,其状态监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力、位移、振动、噪声、温度、压力等监测。
由于振动引起的机械损坏比率很高,目前在诊断技术上应用最多的是机械振动信号检测, 风力发电机运行状态通常可从振动数据上体现出来,目前国内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设备基本上是整机进口,价格昂贵。
为此我们开发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MMA7260QT、C8051F350型单片机的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振动数据实时监测、分析以及超限报警制动等功能。
1 系统整体设计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是时域监测、频域分析诊断,核心思想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振动情况,由计算机对振动数据进行采样、滤波,提取有效振动频带内的信号,通过分析有效频带内的峰值振动频率来判断风机运行是否正常[1]。
振动测量采用MMA7260QT 作为振动传感器,MMA7260QT采用了信号调理、单极低通滤波器和温度补偿技术,并且提供4个量程可选,同时带有低通滤波并已做零g补偿。
MMA7260QT的关键组成部分加速度感应单元,利用半导体材料经过刻蚀加工成基于可变电容原理的机械结构。
当芯片受到外力产生加速度时,相当于两个极板之间的发生了相对变化,从而将加速度变化以电容值变化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风力发电机科技论文,仅供参考!风力发电机科技论文篇一浅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摘要:利用风能来发电是新能源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
就风力发电过程中涉及的控制技术进行阐述,分析该技术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械控制电路控制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71-02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这项技术,从最早的单机组运行到现在的全国连网并列运行,相应的发电机组的容量也从开始的数十千瓦级发展到海上风电场的兆瓦级;对机组的机械控制方式从定桨距失速控制到变桨距运行,电力电子控制从恒速恒频发展到现在双馈异步等形式的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技术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火力水利等传统发电技术相抗衡,关键还是要解决控制问题。
而控制问题区别于其它形式发电技术的关键还是风力发电输入风能不稳定,而要求输出电能频率要求稳定的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风力发电由于风速变化大,输入风能不稳定,风力机转速不好控制,风力发电机的输入部分存在技术开发的空间,即从机械方面考虑改进措施,进行机械控制。
风力发电的机型按照并网时速度是否改变主要分为两种,恒速恒频型机组和变速恒频型机组。
不论哪种机型,目前风力发电机的叶轮都采用水平轴、三叶片,上风向布置;额定转速约27r/min。
为了实现对其很好的控制,一般在桨叶尖部1.5~2.5m处,设计成可调控的叶尖扰流器,叶尖扰流器起气动刹车的作用。
当风速过大时,叶尖扰流器释放并旋转形成阻尼板,影响风能在叶片上的受力分布,改变风力机转轴的转速。
风力发电论文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密切相关,每一次新型能源的开发都使人类经济的发展产生一次飞跃。
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能源结构也正在孕育着重大的转变,即由矿物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变。
它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家,中国的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带风能资源也很丰富。
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风能密度可达300瓦/米2(W/m2)以上,3~20米/秒风速年累计超过6000小时。
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沿内蒙古至新疆一带,风能密度也在200~300W/m2,3 ~20米/秒风速年累计5000~6000小时。
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1992年已装机5500千瓦,是中国最大的风力电站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其中又以风力发电为主,以风能作动力,就是利用风来直接带动各种机械装置,如带动水泵提水等这种风力发动机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高、经济耐用。
风力发电机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II第1章绪论...... (1)1.1开发利用风能的动因........ (1)1.1.1 经济驱动力... (1)1.1.2环境驱动力... (2)1.1.3社会驱动力... (2)1.1.4技术驱动力... (2)1.2风力发电的现状...... (2)1.2.1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2)1.2.2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 (3)1.3 风力发电展望........ (3)第2章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5)2.1 风力发电系统......“ (5)2.1.1恒速恒频发电系统... (5)2.1.2变速恒频发电机系统......... (6)2.2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总体设计........ (9)2.2.1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 (9)2.2.2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9)2.2.3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的总体方案…… …一.19.第3章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25.3.1概述‘11】.......... (25)3.2风力发电机........... (25)3.2.1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一.25.3.2.2风力发电机的原理… …一.26—3.3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一.273.3.1 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设计的特点... (27)3.3.2三相异步发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差异[2]…… …,..27.3.3.3三相异步发电机的电磁设计方案… …一.28—3.3.4三相异步发电机电磁计算程序…… …一.29.结束语… …..40.参考文献…….…..41.致谢… …..42.d O C户豆丁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风力发电技术论文(2)风力发电技术论文篇二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摘要: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海上风力发电这一项技术以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风电发展的新领域。
我国的海岸线长,因此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资源,对于这些风资源,如果能够加以利用,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能源清洁和环境保护问题的。
因此,开发符合我国海域特点的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有助于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开辟新能源提供坚实的基础。
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篇一: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长沙理工大学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近海风力发电技术论文题目:世界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趋势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时间:世界海上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和趋势彭伟(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路,长沙410114)【摘要】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寻求积极的对策。
风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会有效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由于发展海上风电,不占用陆上土地,而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适宜于大规模开发,所以海上风电已成为未来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以满足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风力发电系统是一种环保且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方式,具有能源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
3. 组成部分风力发电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叶片、轴、转子、传动系统等,用于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气系统:包括发电机、电缆、开关设备等,用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电网;- 控制系统:包括风向感应器、转速控制器、保护设备等,用于监测风向、控制叶片转速及保护系统安全。
4. 设计过程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过程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风能资源评估:根据所在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评估风力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电力输出能力;2. 基础设计: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类型和尺寸,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叶片设计:选用合适的叶片型号、长度和形状,使其在不同风速下能够高效转化风能;4. 传动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传动系统来转换叶片的转动能力,驱动发电机发电;5.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风向感应器、转速控制器和保护设备,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6. 性能测试和优化: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过程,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为环保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贡献。
同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风能资源评估、基础设计、叶片设计、传动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要点,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 风力发电系统设计原理与实践. 电力出版社,2008.- 王五,赵六. 风能资源评估与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科学出版社,2010.- 毕世勇.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优势,也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一个趋势。
功率曲线反映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是衡量机组风能转换能力的指标之一,设备验收时功率曲线往往是被重点考核的对象。
其实,评价一种机型功率曲线的好坏不应单纯地只关注那些图表中所给定的“风速—功率”对应值,还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风力机组的功率特性关键取决于叶片的气动特性和机组的控制策略。
众所周知,叶片的气动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优化的结果,受其他条件限制,无法达到所有风速工况下效率均最好的目标。
而机组实际运行的外部条件可能与设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技术措施以实现发电量最大。
一般来讲,失速型机组应根据风频分布调整合适的安装角,使风频最高的风速段出力最好。
因此为了追求发电量优化的目标,实际的功率曲线与理论值会存在一个合理的偏差。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在一段时间内输出功率和同一时刻的风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风电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单独设立一套独立的测量系统,对机组的功率数据进行记录,同时测量环境气温、大气压力和风速等环境参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同时根据环境气温、大气压力对实际功率曲线进行修正,观察机组实际功率曲线与标准功率曲线的差异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现场条件和机组数量较大的限制,多利用机组控制系统的测量数据,通过中央监控系统进行记录,这种方式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多数风力机的风速仪位于叶轮的后部,风速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影响,其次机组控制系统没有环境气温、大气压力等环境参数的测量或测量值不准确,需要补充其它辅助装置进行数据的补充。
本文所有数据源于一套为上海电气的SEG—1250风机监控系统,数据存储时间间隔为1分钟。
选定这种风力机的数据,是因为这种风力机在风力机类型上比较普遍,同属于三叶片、上风向、定桨距失速调节型风力机,额定功率相同,叶轮转速相同,均为33rpm,叶轮直径普遍。
如果考虑由于空气密度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在标准条件下,其功率曲线高出标准功率曲线。
根据风能转换的原理,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主要取决于风速,但除此以外,气压、气温和气流扰动等因素也显著地影响其功率输出。
而桨叶的失速性能只与风速有关,只要达到了叶片气动外形所决定的失速调节风速,不论是否满足输出功率,桨叶的失速性能都要起作用,影响功率输出。
因此,当气温升高,空气密度就会降低,相应的功率输出就会减少,反之,功率输出就会增大。
由于风力机风轮巨大的转动惯量,如果风轮自身不具备有效的制动能力,在高风速下要求脱网停机是不可想象的。
行时,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叶尖扰流器与桨叶主体部分精密地合为一体,组成完整的桨叶,当风力机需要脱网停机时、液压系统按控制指令将扰流器释放并使之旋转,形成阻尼板,由于叶尖部分处于距离轴最远点,整个叶片作为一个长的杠杆,使扰流器产生的气动阻力相当高,足以使风力机在几乎没有任何磨损的情况下迅速减速,这一过程即为桨叶空气动力刹车。
客观上因为低温的应用范围毕竟有限,此类设备的经验和知识远没有常温和高温环境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
不同种类的零部件受低温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金属机件应根据承受载荷的形式予以区别对待。
例如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箱、主轴等,承受冲击载荷,这类零部件需重点防止低温时的脆性断裂,提高材料和机件的多次冲击抗力。
材料的化学成分、冶炼方法、晶粒尺寸、扎制方向、应变时效以及冶金缺陷等是影响冲击韧度和冷脆转变温度影响的主要因素,需要在设计时认真对待。
能显著提高材料多冲抗力,避免应力集中,表面冷作硬化和提高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等措施均能提高多冲载荷下的破断抗力。
当然避免在低温情况下出现较大的冲击载荷也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风速较高时机组频繁投切启动,紧急制动等工况对机组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应在设计上采取措施降低此类情况发生的概率。
对于接入到大电网的风电场,其容量在电网总装机容量中占的比例很小,风电功率的注入对电网频率影响甚微,不是制约风电场规模的主要问题。
然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稀少,负荷量小,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功率的注入改变了电网的潮流分布,对局部电网的节点电压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制约风电场规模的重要问题。
风力发电的原动力是不可控的,它是否处于发电状态以及出力的大小都决定于风速的状况,风速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出力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
从电网的角度看,并网运行的风电场相当于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扰动源,对电网的可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靠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确定一个给定电网最大能够承受的风电注入功率成为风电场规划设计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气流流经上下翼面形状不同的叶片时,因突面的弯曲而使气流加速,压力较低;凹面较平缓面使气流速度缓慢,压力较高,因而产生升力。
当桨叶的安装角B不变,随着风速增加攻角i增大,升力系数cT 线性增大;在接近CTMAX时,增加变缓;达到后CTMAX开始减小。
数继续增大,这是由于气流在叶片上的分离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区形成大的涡流,流动失去翼型效应,与未分离时相比,上下翼面压力差减小,致使阻力激增,升力减少,造成叶片失速,从面限制了功率的增加。
失速调节叶片的攻角沿轴向由根部向叶尖逐渐减少,因而根部叶面先进入失速,随风速增大,失速部分向叶尖处扩展,原先已失速的部分,失速程度加深,未失速的部分逐渐进入失速区。
风功率密度:气流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的能量,单位:W/m2年有效风速小时:在一年之中风速在3-20m/s之间出现的累积时间。
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根据年有效风速范围内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单位垂直面积的风的能量。
[1]何东升,刘永强,王亚,并网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8,(1)
[3]纪世东,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电力设备,2004,(1)
[4]王丽婕,风电场发电功率的建模和预测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13)。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收集和整理,有任何问题请在对应网页下方投诉通道反馈